华体(中国) > > 新闻中心 > > 经纬新闻

【经纬先锋 劳动楷模】经纬纺机劳模丁庆玮的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02-27

编者按:为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展现经纬建设者风采,公司设置“经纬先锋 劳动楷模”专栏,持续宣传公司各条战线上勇于奉献的党员,踔厉奋发的职工,讲述生动感人的经纬故事,通过树典型、学先进,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,以平凡铸就伟大、以实干笃定前行、以奋斗开创未来,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振兴纺机三年行动,为公司转型发展再建新功。

丁庆玮,男,1988年2月出生,汉族,山东济宁人,硕士研究生学历,工程师,2015年7月至今在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(以下简称“青岛宏大”),现任青岛宏大研发中心高级经理、络筒机设计二室室主任,主要负责自动络筒机的产品研发,技术攻关等工作。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,凭借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业务能力,为企业自动络筒机产品的持续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,为推动纺机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信念坚定,在模范带头中使命必达

多年来,丁庆玮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青年的嘱托铭记在心,践之于行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,一直致力于自动络筒机系列产品的优化改进和升级换代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一代 “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”的精神内涵,而作为一名青年科技人才,他在振兴纺织机械的征程中默默奉献着一腔热血。 

勇于创新,在奋发有为中彰显担当

作为自动络筒机的产品研发、技术攻关主力,丁庆玮积极探索,大胆尝试,不断完善自动络筒机管纱供应系统的新功能,满足纺织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,他承担的多项新技术开发均取得了显著成果,如细络联多品种管纱自动分类收集装置、新型自动插管装置等智能化、自动化机构,如适应非集落纱的差异化生头机构、去除尾纱装置、减少输送系统卡堵故障的解决方案、优化生头结构,实现纱线黏连状态下的生头成功率提高10%以上等,这些创新设计,在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,减少挡车工工作量,提高设备适纺性等方面效果显著,为产品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。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,丁庆玮目前共取得发明专利7项、实用新型专利6项,参与研发的新产品和优化提升项目多次获得行业、集团、公司颁发的科技进步奖,其本人也多次获得青岛宏大授予的科技之星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、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。

坚守初心,在履职尽责中提升自我

作为一名机械设计人员,丁庆玮始终坚持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产品研发导向,长期深入客户车间一线,了解设备尤其是新产品,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用户的需求,理论融入实践,精准改进提升。为满足不断多样化的市场需求,丁庆玮所带领的技术团队多次承接定制化研发项目,新产品和新结构不断涌现,针对新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存在的瓶颈问题,他提出了多项创新性解决方案。例如,在供海外某客户的新型自动络筒机产品批量推广过程中,针对设备现有结构无法满足某特定品种纱线正常生产的重大难题时,他连续坚守生产现场103天,通过多项优化改进和反复试验,成功开发出一种低成本、高准确率的新型管纱识别机构,使该机构对管纱状态的判断失误率大幅度下降,现场判断失误率由原来的0.2%降至0.02%左右,且成本仅为原结构的15%,在有效延长设备生产低支纯棉、麻纺等品种时所处恶劣环境下的免维护周期,降低零部件损坏率,提升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
无悔青春,在精益求精中奋斗前行

在工作中,丁庆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岗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,无论是日常的研发设计工作,还是用户现场突发的技术问题,他总是冲在最前线,2024年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,定制化产品需求旺盛,其中供高端客户的多个络筒机重点项目,存在交期短,任务重,要求高、技术难度大等特点,面对困难和压力,他不惧挑战,勇于承担,与研发团队成员一起攻坚克难,出色的完成了新产品的研发任务。他常说: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,解决问题是我的职责,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,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。”正是这种止于至善的工作态度,使得他赢得了企业和用户的许多赞誉。

“立志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”,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嘱托,也是丁庆玮的坚持与执着。


*
选择类别
  • 经纬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  • 国资要闻
  • 用户体验
*
年份
*
月份
  • 一月
  • 二月
  • 三月
  • 四月
  • 五月
  • 六月
  • 七月
  • 八月
  • 九月
  • 十月
  • 十一月
  • 十二月
联系我们
电话:
8610-84534078
传真:
8610-84534135
地址:
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中路8号
经纬微信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57号

ICP证:京ICP备17051918号-1